《我們》之前與之後


書名:我們─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
作者:顧玉玲
出版:印刻出版社

延伸閱讀:
◎ 石化之後,流淚之前─《我們》序/侯孝賢
◎「我們」的集體創作/龔尤倩
◎ 仍然相信幸福是可能的.我們/唐諾
◎「我們」後記/顧玉玲
網路訂購 請按此

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←→

Wendelin遠從英國推薦此書時,我腦中浮現的是,外籍移駐勞工。
而方至昨日才翻閱此書的我,腦中浮現的卻是,我自己,身旁親友,我們。

我們是鏡
我們在這裡是為了彼此注視並為對方呈現

--薩巴塔(EZLN)

幾年前,錯身而過。她跟競中準備下山,而我剛抵達東埔籌劃合作社事宜。

他們對我沒印象。而我對沐子(也就是顧玉玲)的初認識,是閱讀她寫東埔的故事【死了一個原住民臨時工之後】。當自己身處在故事的環境裡,唯有透過沐子的文字,我才瞭解亞山眼中的憂鬱。

幾年後,我再度踏進沐子的文字裡。

在偌大的誠品書店,《我們》一書躺在中文創作區,像是被大魚大肉擠到供桌一旁的涼拌三鮮,並非顯眼。

不一樣的是眼光,我們
同時目睹馬路兩旁,眾多
腳步來來往往。如果忘掉
不同路向,我會答覆你
人類雙腳所踏,都是故鄉
--向陽〈立場〉

俊興街224巷

讓我掉進書中無法自拔的,是那地址,是我在國小至國中時期的記憶,九零年代記憶。

樹林與新莊交界處,是台灣"奇蹟"的縮影。1988年,愛拼才會贏,父母假日得工作,小孩們就跟著到工廠。當時我八歲,帶著四歲弟弟睡在工作檯車上,廠房悶熱與重金屬濃煙的嗆鼻味道,一輩子也忘不了。

廠房有個對著巷口的小天窗,像是我的收音機。可以窺聽到好幾間工廠的師傅與工人的對話,還有外省老榮民沿街大聲囔囔。從早到晚,有各種腔的閩南語、原住民語、山東話、湖南話...,比賣藥的廣播電台來得更有趣。

為了分擔家計,國中暑假就在工廠幫工。在40度高溫下,急著出貨,手疼得邊敲鐵鎚邊滴淚,淚滴到剛出爐的產品上就蒸發了。那休息時的樂趣,就是在窩在小天窗旁。但是,曾幾何時,怎麼都變成我聽不懂的語言了?

某天,有個菲律賓籍青年忽然向我老爸下跪。不清晰的話語配上手勢卻一目暸然:「拜託,給我工作。」雖然我父母沒請台灣工人,但因為不懂法令更不敢碰外籍工人,那菲律賓青年也在幾週後就消失了。

那是我對移駐勞工的第一印象:他們的老闆很壞,沒給薪水,他們買不了機票回不了家鄉,就只能在這個毒臭又悶熱地令人窒息的廠區中,流浪。


我要的就只是做一個在眾人當中的人
--Frantz Fanon〈黑皮膚,白面具〉

除了感同身受,看了此書也讓我恍然大悟,或許就是工廠小天窗的多元化教育吧,讓我到部落生活很快就適應了。只是現在對象身分互換,在部落,我是為原住民老闆們工作的外籍女工。

平行的生命線,縱使沒有交集,卻是往同樣的方向,如藤蔓堅韌地生長。

仍然相信幸福是可能的,我們